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辛夷传 >
        匀婉听到“代北望族”几个字,兀地心思一动。

        她记得幼时章献与命妇们寒暄,还常论及代北,近些年不大有人提,这块地方竟被她遗忘了。外人说到颢蓁来历,一直只当是开国武臣家的女儿,却疏忽了郭氏在代北的权势。兴许当年,能否让代北部族最后那点闹腾劲儿尽快平息,也是章献挑拣她做皇后时,曾做出的斟酌权衡吧?”

        正想着,颢蓁那边继续讲“你称之为仰仗,但被仰仗的人可辛苦着呢。就说灾后的赈贷吧,真要安抚住饥民,光靠备荒的常平仓和义仓那点谷子哪儿够,还得靠当地富贾粮商以及质库主(p2p贷款)的私藏方可支撑。然而让他们出力容易,出钱出粮却难。”

        “倒不怪他们。冬春之交,青黄不接,农户向他们拿了钱粮或许给自己吃还不够,种下的稻谷相应便少,来年定是歉收,不知何日才能偿回。明知或会亏本,还要损价借给农户,任谁都不肯。”俞馨轻轻柔柔长叹一声,算是感慨,接着语气一转,对颢蓁道,“妾身猜,代北大抵皆是靠圣人家出面作保人,他们才愿意相借吧。”

        “即便不是,亦相去不远,一则是面子大小的问题,再者,也看官府能让给他们多少好处。”

        颢蓁所谓的好处,大都行的并非正途。如日后好转,公家亦不用太急着放贷,让中等之户不得不找质库主救济,变相帮他们狠赚利钱之类,实属没办法的办法,不足为训,更不可能写在明里与外人道。

        “不过倘或当中生了差池,叫人搞得无利可牟,真到了紧要关头,商贾们齐齐拒绝,该是个什么场面呢?”颢蓁收起高傲上扬的嘴角,眼睛瞥向俞馨另一侧的馥芝,以看笑话的口吻说,“每到困难时候,百姓便赖官家福泽不广,若连当地的巨姓都不出手,唉只怕官家的‘罪己诏’上,平白又得多添上一条。”

        坤宁殿外。

        馥芝心中郁结,让采薰替她戴上圈金貉帽,披起暗朱绣襦,拉着杨婠打算不乘肩舆,改成走回阁里。匀婉一向不喜欢双脚离地,于是不近不远的信步跟在两人后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