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我们的考量中,外语学习与数学学习在一个维度上有相似之处,就是日后的使用是高度存疑的,数学知识日后很难被多数人使用,是因为对多数人的工作和生活來说,所学的数学知识过于高深了,所能使用的大约限于小学的算术知识,外语不能使用正相反,是因为还过不了关,而这恐怕要算次要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多数人日后的工作生活沒有使用外语的需要,这样的论断下來,外语学习的必要性就比数学更可疑,因为他不具备数学提升思维能力和测量智商的功能。

        上面的这些比较不是陈康杰空想出來的,他看了很多教育学书和教育科学研究资料得出來的,有些专家专门做这方面的对比研究。

        外语最终只有少数人有机会使用,为什么会成为必修课,这不是陪绑吗,这需要通过详细的调查來搞清楚两个事实。

        第一,学生在初中,高中和大学期间在外语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多少,第二,就是到底多大比重的人口在毕业之后使用了外语。

        详细的数字陈康杰是沒有的,为了搞清楚这个状况,他拟定委托长江学会來做这样的调研。

        即便沒有详实的数据,陈康杰凭感觉以及自身的经历也可以判断出來,在初中,高中和大学期间每个学生花费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都是最庞大的,甚至超过了语文和数学,在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早晨起來,经常能听到很多人背诵音乐单词,可是极少听到有人背诵唐诗、宋词。

        重生前上中学的时候,陈康杰就平均每天要花费一个小时在英语学习上,在所有的科目中,这是最耗时的,背诵历史资料和政治、历史资料都沒有那么大的压力和积极性。

        曾几何时,社会上流行着“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名言,但是,进入九十年代后,这句话已经渐渐的被外语说取代了。

        相比之下,90年代还不算太过,在过几年,外语教育将走向更加畸形的地步,居然小学和幼儿园都开始从事英语教育了,甚至出现了很多学生的外语竟然比汉语还好,这是多大的悲哀和耻辱啊,而且,外语教育还形成了巨大的产业,从复习资料,培训到考试,成了一条宽泛才产业链,几乎各个城市都有外语培训学校,书店里面的学习参考资料较大比例是外语,并且还出现了专门做英语教育的上市公司,假如办一个幼儿园,如果不是双语的,都谈不上有档次。

        学点外语不是坏事,就像那个笑话,老鼠如果学会狗叫,能吓唬一下猫咪,但是全民学外语,全民花费大价钱学外语,这绝对是不可取的,即便随着全球化的兴起,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來越密切,陈康杰也不支持全民都视死如归的在英语学习上废寝忘食,因为他敢肯定,十个人中也未必会有一个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外语当成自己的必备工具來使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