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好一会的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站出来提供意见,这可是把朱祁钰气坏了。平时的时候,一个个都自诩为爱国之臣,巴不得把心掏出来给自己看的样子。又或是自比管仲、乐毅,多么的有能耐。可是现在遇到难题了,一个个便只是学会了摇头,这如何的不让朱祁钰失望呢?

        大厅中一阵的议论之后,重新变得安静了下来,显然大家都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看着众位臣子的表现,想到前方如火的军情,朱祁钰是忍不住的发了火,手掌重重的拍击在龙案之上,大声的问着,“众爱卿都是这天底下最聪明,最有能耐的人,难道连你们都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这话说的,让这些老臣们不由都面露羞色。但还有一些脸皮厚的脸上却并没有什么变化,对他们而言,所学的都是治世之才,是以仁义治国的手段,而非是什么兵书。

        不得不说,这就所谓的儒学,一个学说中的一种而已。书读的多了,会写一些上好的文章也就是作用,便可以考取功名,然后就拥有了为官的资格,尔后一点点混日子,熬资历,最终成为所谓的安邦治国之臣。就凭着这样的人,也就怪不得百姓多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依然还是全场的寂静,朱祁钰的脸色也是越发的难看了起来,他再一次感觉到了一种孤立无援之意,他再一次的感受到什么叫做人到用时方恨少。

        而就在全场寂静无声之刻,一道声音突然传出,一身二品官服的刑部尚书徐有贞持芴板出班而道:“皇上,其实想要给三不剌川城运送粮草,并不用那么麻烦的,只要一人肯答应,此事易也。”

        有人站出来,已经让朱祁钰很是高兴了。站出之人还想到了解决事情的方法,当下朱祁钰便急声而问着,“徐爱卿,可有什么好办法,快快说来。”

        众臣中一直没有说话的礼部尚书胡濙,原本站在那里闭目养神,乍一见到徐有贞站了出来,原本那事不关己,高高挂想的脸庞上瞬时就产生了变化,眉头间也不由先是紧皱到了一起,但是随后又慢慢舒展开来。

        杨晨东早就和他说过,徐有贞也是一条道上的人。但这几年下来,两人并未有更多的接触,或许是对彼此的不放心。只是在一些事情默默的做着遥相呼应,能够配合的事情也会在私底下默默的支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