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我当年已经怀孕,才不会跟你这个骗子结婚。」母亲这样吼过父亲。

        所以母亲过得这麽不好,是我害的?

        b起父亲一成不变的颓废,母亲的言词带给她更多困惑;她并没有针对这个去质疑过母亲,因为经年累月下来,她逐渐懂事,懂得察言观sE,什麽该说什麽不该说,心中已经有一道不知何时形成的无形公式会将运算後的结论告诉她了。

        许多「不该说」的结论之中,最让她好奇的就是父母亲当年是怎麽相恋的?为什麽曾经相Ai的两个人会演变成那样?她只知道他们是在母亲上班的地方认识,父亲和当时的交往对象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买饰品,她知道的就只有这样了。

        她谈过几场恋Ai,在谘商室里也处理过不知多少次感情问题,明白一段关系的发展总是有各种变数和可能,想要在时间轴线上简单的来回推论,要不是自信过剩就是单纯的想像力不足。唯有询问当事人,才能知道究竟是怎麽一回事,但她从来没有问过母亲,因为那是她直觉不能开口问的事情。

        b起解决自己的好奇,对她来说更重要的是努力维持和母亲的联系,毕竟母亲说过,要不是怀了她,就不会结婚;那意思是不是说,如果她对母亲来说没有帮助的话,就真的只是一块累赘了?

        离婚之後,父亲完全没有要照顾她的意愿;以父亲当年的那副德X,要说万幸也确实是万幸。总之,从那之後她便和母亲相依为命。她在生活的各层面都尽力表现完美,成绩优异、品行端庄,让母亲在和亲戚朋友聚会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说嘴,让旁人反过来赞美她一个nV人也可以把孩子教好照顾好,一点都没有孤儿寡母这四个字会让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刻板悲凉感。

        成为心理师之後,她的专业能力也毫不意外地成为母亲的社交利器,母亲会向亲戚朋友大肆张扬,有什麽烦恼都可以来找她nV儿帮忙,她也确实成为了母亲的亲友们会口耳相传的那个善解人意的好nV孩。

        这简直跟学生时期没两样了啊,她这样想。

        当然她也想过学生时期没想过的关於心理谘商专业层面的问题,就好b她听过设计学院的学生跟她抱怨过家人会说出「你那麽会画画,就顺便帮那个谁谁谁画个什麽」的这种鬼话,践踏专业又没有界线意识。「你是心理师,就花点时间跟那个谁谁谁聊一下。」母亲老是这样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