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赶不及回家过年了,刘哲干脆在并州与手下过了年。

        同时过完年的第一次考试是刘哲的心中大事,这可是关系到他日后能不能废除举察制,采用科举制的关键。

        操作得好,日后可以慢慢推广,操作不好,科举制很有可能就胎死腹中,可是再想要找到这么好的机会就很难了。所以刘哲对这件事十分重视,每天都与郭嘉陈群戏志才等人商讨如何完善这件事,同时派人回幽州,调几个大儒文士过来。出题自然是让他们来出,这样也可以堵住一部分人的嘴,连大儒出的简单题

        目都做不好,还想当官?在幽州接到刘哲的消息后,蔡邕等人也十分重视,特别是蔡邕,刘哲亲自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上详细述说了刘哲对举察制的看法,提出了举察制的局限,同时列出科举制比举察制的优点,并暗示日后

        将要废除举察制。

        这信让蔡邕看到了刘哲的巨大野心,他心里十分振奋,这才是自己的女婿是嘛,千方百计要压制世家,广招人才,这不就是为了成就霸业是为了什么?

        看完信后的蔡邕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决心要帮自己的女婿干好这件事。

        甚至蔡邕还想亲自前去并州帮忙的,不过刘馨回来了,而且最近幽州第一报也越来越嚣张,更何况,他也要招待自己的老友一家大小,蔡邕觉得自己走不开。

        最后大家商量一番,由邴原与管宁二人带队,带着数十人风风火火地前往并州帮忙,管宁在右北平郡当了郡守有一段时间,自然有为政的经验,这些经验足以让他更好的在并州出题。

        当管宁邴原他们到达并州后,刘哲已经与陈群他们将大致的事项商量得差不多了,然后在和管宁邴原他们商量一番后,步骤与标准就定了下来。第一,由管宁邴原他们制定考试的标准,指定可参考的书籍。这些自然是刘哲根据后世的经验建议的,刘哲不懂科举到底是怎么操作的,他只能根据后世公务员的考试标准来提出建议,再由手下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