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戏骨 >
        场哄笑!

        甚至不少人纷纷拍打着桌子表示附和——关于名字,这已经成为所有演员纷纷吐槽的梗了,坐在演员后排的编剧克里斯-韦兹(Chris-Weitz)举起剧本遮脸,假装自己不在:反正,他是负责撰写剧本台词对话的;剧本故事框架是由约翰-诺尔(John-Knoll)和加里-威塔(Gary-Whitta)撰写完成的。

        “我记得,他应该是一位上尉。对,卡西安-安多(Cassian-Andor)上尉,从姓氏来看应该曾经是一位王子。所以,我觉得我应该保持一点绅士风度,那么,我就不把矛头指向编剧了,将接力棒转接给我们的……呃……琴-厄索小姐。”

        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菲丽希缇-琼斯朝着蓝礼投去了感激的视线——紧张的情绪在场欢乐的气氛中消弭得无影无踪。

        得益于蓝礼的轻松开场,剧本朗读会的进行非常顺利,演员们在循序渐进的尝试之中寻找着配合默契,为接下来的正式拍摄做好准备;但事实证明,剧本朗读会是一回事,而实际拍摄则是另外一回事,在剧本朗读期间的顺利,却无法保证投入实地拍摄之后的顺畅——实际演出终究还是不同的。

        准确来说,第一场戏就遇到了麻烦。

        如同其他高成本大制作一样,“侠盗一号”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完成拍摄,而是根据片场以及拍摄基地的时间安排来展开拍摄,这也意味着剧情顺序部被打乱,演员们必须对剧本、对角色的前后脉络有着清晰足够的了解,确保自己在每一场戏能够展现出准确的表演质感,避免让观众察觉到异常。

        当然,商业大片的核心思想也不是挖掘每一个角色的内心成长,这也意味着演员的表演需要一个脉络就足够了,不至于太过困难,至于层次,那是额外附加的奖励——对于大部分导演来说,则宁愿没有这部分的探索,避免打破叙事节奏和整体风格。

        “侠盗一号”正式开机的第一场戏,选择在故事开篇之后的一个剧情,把前面出场的人物部串联起来。

        正在监狱服刑的琴-厄索在转移看守场所的时候,被反抗军“营救”——或者说“劫持”到了他们的秘密基地。因为反抗军得到消息,帝国正在建造一个足以毁灭行星的武器,而整个过程的关键核心人物就是琴-厄索的父亲盖伦-厄索——他在十五年前被帝国劫持,而当时尚且年幼的琴-厄索亲眼目睹了母亲被枪杀,侥幸得以逃脱帝国的魔爪,被同样身为反抗军的索-格雷拉(Saw-Gerrera)拯救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