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戏骨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大卫-芬奇。”这是关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值得选择的导演真的非常非常多,不久之前,我和韦斯-安德森还聊起了他的下一部作品拍摄计划;理查德-林克莱特也和我谈起了拍摄‘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令人向往;当然,还有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也是其中之一。”

        “但我仍然期待着与史蒂文、与大卫的合作机会。”蓝礼客观地阐述自己的看法,“他们总是能够在电影里融入自己对镜头、对剪辑、对构图的想法,演员也必须成为其中一部分,这无疑是特别的表演经历。”

        虽然“太平洋战争”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人,但他不曾真正执掌摄影机,这也意味着蓝礼还不曾与这位大导演合作过。

        新闻发布会结束的时候,舞台前方熙熙攘攘围堵了近百人,水泄不通的拥挤盛况让剧组成员根本无法离开,而记者们的主要目的是——与蓝礼合影、索要蓝礼签名。

        这也是独特的一道风景线了,因为戛纳现在对越来越多自媒体开放,传统媒体之外的新兴媒体纷纷加入这场盛大派对,其中不少媒体都面临着“错过今年可能就没有明年”的困境,自然是必须抓紧机会了。

        于是,新闻发布会现场就如同粉丝见面会一般,合照与签名的近距离接触,热闹非凡。

        从新闻发布会的提问内容就可以窥见到,蓝礼的表演依旧是最为热门的讨论话题。

        毋庸置疑,“龙虾”之中举重若轻、大智若愚的表演引来了满堂彩,首映现场的持续笑声就是最好的证明;但相较于以往的作品,“龙虾”没有给予蓝礼一个“高光时刻”的聚光灯,如同需要特别感叹蓝礼再次取得突破,似乎有些困难。

        尤其是放在奥斯卡二封之后,就似乎没有能够触碰到期待值了,比起以往动则“职业生涯最佳”的赞誉,确实有些平淡。

        还是说,记者们真的已经词穷而不知道应该如何赞扬蓝礼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