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戏骨 >
        再比如说,罗伯特-帕丁森成为了现象级偶像演员,引发了狂热粉丝的海啸效应。即使是贾斯汀-比伯都相形见绌。

        这着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于各大电影公司来说,一方面嫌弃这套系列电影的低龄化、粉丝化和庸俗化,一方面在利益至上的驱使之下,又希望能够复制系列电影的票房奇迹,简单粗暴地塑造出几个青少年花瓶偶像,大赚一笔。

        但可以肯定的是,“暮光之城”的现象级表现也引发了影评人、学院派的现象级反感,甚至有人断言,在接下来十年时间里,电影的三位主演都进入不了颁奖季的视线哪怕是娱乐至上的金球奖都不行。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出演“暮光之城”前,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其实是备受瞩目的独立电影新星,“荒野生存”、“战栗空间”、“不再沉默”等作品都展现出了不俗的表演潜质,被不少独立电影人看好;但出演了这套系列电影之后,红遍全球的同时,也让她的表演灵性丧失殆尽,沦为“面瘫”。

        后来凭借着强大的公关团队东山再次,开始重新回到独立电影领域打滚,资源之丰富、之出色简直令人咋舌。但颁奖季依旧将其拒之门外。

        至于罗伯特-帕丁森和泰勒-洛特纳(taytner)就更是一路下滑,难以为继。

        毫不夸张地说,就连出演过该系列电影的一众配角们,都被打上了花瓶、偶像的标签,在之后的作品选择方面,或多或少都被束缚上了手脚。

        其实,这是好莱坞的惯性定律,又或者说是社会法则。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当年演出完“泰坦尼克号”之后,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挥霍浪荡了足足五年,这才重新找回轨道。

        虽然业界对“暮光之城”系列嗤之以鼻,但对于演员来说,演出机会和片酬所得却是实打实的回报,而且还可以提高知名度,打开演艺生涯的僵局,何乐不为呢?汝之蜜糖,吾之砒霜,反之亦然。所以,渴望着出演该系列的演员,数不胜数。

        只是,“暮光之城”为什么会看上蓝礼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