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戏骨 >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之前在学院学习表演的时候,捕捉情绪的细腻变化,然后分别以面部的细微表情呈现出来,还有以自己的风格和形式呈现出来,这是基本功。

        同样是悲伤,可能是失去了挚爱的父亲的悲伤,也可能是失去了疏离的父亲的悲伤,可能是五岁孩子被抢走了玩具的悲伤,也可能是十六岁少年输掉游戏的悲伤……这些情绪呈现出来的力度、方式、细节、程度等等,都有所区别。

        现在蓝礼就正在区分同一种情绪,在楚嘉树和亚当身上的不同呈现方式。这就好像,用表现派的基本功,进一步理解方法派和体验派的差异。这是三种不同的表演方式,不能说截然不同,却也大相径庭,但本质都是表演,它们的相同和区别,让蓝礼又有了全新的体验。

        当然,蓝礼现在就连入门都算不上,仅仅只是捕捉到了一些边边角角而已。即使如此,他依旧受益匪浅。

        对于外行人来说,蓝礼的摸索其实没有意义可言,因为呈现在大屏幕上的表演,看不出翻天覆地的区别,往往可能只是一个眼神深浅的差异;方法派也好,体验派也罢,对于观众、对于导演、对于编剧来说,其实就是一回事,更何况,“抗癌的我”还是一部喜剧电影对演技没有那么讲究的喜剧。

        即使是演员同行,也不见得能够区分出这些细节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对于专业演员来说,这样的探讨和检视,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表演的细节差异,而在于整个表演的节奏、表演的气场、表演的质感,情绪的细腻程度、深刻程度以及丰富程度,这都是有所区别的。

        就好像梅丽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这样的顶级演员。如果将他们的作品集放在一起,一鼓作气地浏览观看,就会发现他们的表演是有相似痕迹的,尤其是一些下意识的表情习惯,这是一个人长年累月留下来的烙印,就算依靠表演也无法抹去。

        可是,他们奉献出来的角色,带给观众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也说不出表演的模式和轨迹,却能够将角色鲜明地分别开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