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戏骨 >
        以前还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时候,学生往往年轻而浮躁,在一出戏剧的开篇和结尾时,难免因为激动而掉以轻心,而且容易走神,这也导致表演大失水准,结果老师大发雷霆,一众学生被骂得狗血淋头。

        真正出众的表演,应该有始有终,不仅仅因为这是故事的起止,而且还因为这是角色的完整,只有全情投入,拍摄每一场戏的饱满,才能确保整个表演的连贯性。更何况,许多时候戏剧的收尾戏份都肩负着剧情升华的重任,表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场戏和最后一场戏,高潮的一场戏和过渡的一场戏,不应该区分难易,也不应该区分轻重,一视同仁地对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演员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都有无比严苛的要求。但,蓝礼正在努力坚守着这样的原则。

        更何况,“超脱”可是蓝礼自己选择的毕业总结考试,他又怎么可能会掉以轻心呢?

        沉淀平静下来之后,属于亨利的思绪开始蔓延沸腾。“超脱”之所以能够被蓝礼认为是表现派演技的重磅挑战,除了情绪的细腻触感和丰富层次对演技功底是严峻考验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台词。

        卡尔-隆德完全采用了舞台戏剧的手法撰写了大量独白和旁白,而台词恰恰是基本功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台词本身包含了大量深意,同时讲述台词时的音调、语调、语气以及情感充满了无数可能性,同样一句台词在不用演员的演绎下,迸发出不同的力量,继而赋予表演不同的色彩。

        接下来这场戏,就是台词的终极考验,同时也是表现派演技的终极考验。几乎每一位学院派出身的演员都经历过这样的考试:独角戏的演出,而且要求肢体语言尽可能减少,仅仅以表情和台词来完成表演,极简的演出,却不意味着极简的情感。

        蓝礼没有反反复复地重新回忆着台词,而是沉静下来进入亨利的世界。别出心裁地,他以方法派的表演方式,回忆着亨利身上发生的一切。

        历经沧桑、饱受折磨的最后,亨利终于停下了脚步,决定重新转换方向,迈上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不知道这条道路的终点是什么,但至少尝试做出了改变。站在岔路口回望,看着自己的生活,看着过去这一段时间身边发生的种种,看着离开自己的外祖父和梅瑞狄斯,看着眼前一张张充满期待和恐惧的学生脸孔,看着那荆棘遍布、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唏嘘之余,荒芜之余,凄凉之余,却带着一丝曙光。微弱、细小、淡漠的曙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