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戏骨 >
        对于蓝礼,剧评人们更是赞不绝口。

        这名即将年满二十三岁的年轻演员,承载着史上最年轻奥斯卡影帝的光环,他可以选择好莱坞任何一部作品出演,但他却选择了伦敦西区和百老汇,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在戏剧舞台之上不断打磨自己,这一份敬业和专注,赢得了整个戏剧界的认可。

        更何况,扎实的表演功底、出色的舞台能力、细腻的节奏控制,真正地展现出了作为一名演员的能力和天赋,重新赋予了冉-阿让这个角色与众不同的魅力,以绝对实力征服了剧评人们挑剔的眼光。这无疑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当然,凭借着个人声望,蓝礼成功地制造了百老汇的汹涌人潮,再次让人看到了巅峰时期的荣光,甚至有希望促进整个戏剧产业的回暖。这对于剧评人们来说,绝对是感激涕零的一个突破。

        传闻中,纽约的剧评人圈子之中都在表示,每个人最少观看了五场“悲惨世界”,这是最低下限,而不是平均数字。

        每一个剧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这股浪潮之中;同时,他们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观看,细细地琢磨这出戏剧,希望约翰-科德和蓝礼-霍尔可以做得更好。

        “悲惨世界”成为了整个纽约最炙手可热的焦点,不仅仅是约翰和蓝礼,还有同一出剧目的其他年轻演员们,无论是盛名在外的汤姆-赫兰德,还是初出茅庐的乔-阿尔文,他们都赢得了不少瞩目,剧评人们纷纷以更加细致更加深入的视角,审视这些年轻演员,并且关注他们的未来前景。

        从伦敦到纽约,这股热潮有增无减,甚至于在北美大陆之上,更加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蓝礼更加根深蒂固的市场号召力,成功地为“悲惨世界”制造了更大更长更远的波澜。

        三个月,一个季度的时长,听起来无比漫长,但置身其中,却只能感受到时光的飞逝,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地细细享受,“悲惨世界”在百老汇的演出就已经落下了帷幕。

        整个演出季还是呈现出了差别,以蓝礼的落幕演出为分水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