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戏骨 >
        在“活埋”和“超脱”之中,角色的经历与故事,蓝礼通过方法派的亲身经历,真正地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包括保罗-康罗伊和亨利-巴斯的情绪起伏以及心理活动,甚至在某些瞬间,还混淆了电影与现实的差异。

        但归根结底,保罗还是保罗,亨利还是亨利。那些感受、那些经历、那些回忆,全部都是属于他们的,而不是蓝礼的。

        现在在“地心引力”之中,瑞恩-斯通所经历的一切,完完全全与蓝礼-霍尔、楚嘉树的故事融为一体,就就好像三个人物是不同的独立个体,却全部打碎,重新回炉再造,捏成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就是现在的蓝礼。

        这比起“抗癌的我”来说,又更进一步,探索到了更高层次的感悟。可以说,瑞恩经历了楚嘉树躺在病床之上的十年,也可以说蓝礼真正地置身于太空陷入了绝境。这些所有故事都已经打破了时空壁垒,彻底变成了一个整体。

        人们总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窥见本人的回忆、故事乃至于思想,甚至于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半自传的形势,又或者是自传的演变以及衍生。绘画、、音乐、表演等等,全部都是如此。

        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对于角色那些恐惧、开心、害怕、喜悦等情绪的理解,全部都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不可能凭空塑造。这也是方法派演技的来源,罗伯特-德尼罗从来没有做过出租车司机,于是,为了出演“出租车司机”,他真正地体验了两个月出租车司机的生活,于是,灵感就出现了。

        可是,在这之后的下一步呢?

        如果演员没有办法以方法派体验真实呢?就好像蓝礼不可能真的置身于太空,成为宇航员,并且身陷绝境,诸如此类,演员无法亲自体验的情况着实太多太多。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演员可以以方法派的方式,在自己的身上寻找到与角色、与故事的共鸣,进而通化与延伸,将自己变成角色,也将角色变成自己,就好像将灵魂撕成无数个碎片,其中一个碎片成为了角色具有演员个人经历、个人特色、个人理解的角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