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戏骨 >
        电影里必须有白人和黑人,然后搭配少数族裔,往往是亚裔;然后电影里女性角色必须摆脱以往的固定印象;再然后,关于文化融合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特色……诸如此类等等。

        当然,这不是坏事。许多人都把所谓的正确导向当作坏事,但客观来说,没有这些艺术作品的引导,少数族裔和小众群体就永远无法赢得属于自己的权益,这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艺术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如果没有“为戴茜小姐开车”,那么黑人就永远无法赢得自己的平等权利;如果没有“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那么华语电影就永远是蛮荒状态。

        事实上,在如此背景之下,也确实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远的不说,“聚焦”就是如此,放在以前,作品依旧能够拍摄出来也依旧能够上映,但奥斯卡最佳影片是绝对不可能的事,甚至电影的艺术创作也可能做不到如此犀利而尖锐。

        但万事都有利有弊。

        反过来说,这也局限了许多艺术创作者的思路和想法,像“凭空而来”、“此房是我造”、“黑色党徒”这样的作品就很难寻找到生存空间,这也意外打开了小屏幕的渠道许多优秀艺术创作者们都蜂拥到小屏幕和流媒体,因为这里不需要担心票房市场,也不需要顾虑奥斯卡,换而言之也就是摆脱了两个紧身衣的束缚,他们可以完全大展拳脚。

        大卫-林奇的“双峰”,三十年前可以登陆大屏幕,尽管票房不好,艺术成就却依旧令人赞赏;三十年后却只能在小屏幕之上以剧集的形式重生,并且焕发出了全新生命力!

        正是因为如此,2013年、2014年之后,小屏幕之上涌现出了大批大批艺术成就非常出众也非常独特的剧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许多剧集都堪称大胆而奇妙,以前人们从来不敢想象,这样的剧集居然有市场,但事实就是,观众的品味也跟随着时代发生了转变,那些资深观众们也离开了大屏幕,转战小屏幕寻找佳作,更重要的是,在爆米花观众和极度文艺观众之间的缓冲地带,这些剧集还挖掘出了大量潜在观众

        他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接受程度都远远超出了预期。就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提前还以为艺术作品总是晦涩难懂的;但其设计某些艺术作品也能够契合自己的审美,甚至唤醒自己的共鸣。

        于是,小屏幕艺术作品就进入了全面繁荣时代。

        2016年、2017年的时候,业内人士都普遍认为,艾美奖的作品质量水平已经超过了奥斯卡。而电视剧集市场的艺术创作力更是全面反超了电影。以前电影演员回归小屏幕,那是大新闻;后来却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各种高端创作人才都涌向了小屏幕。

        对于大型电影公司来说,制作超级英雄电影只需要流水线导演就足够了,他们也丝毫不会遗憾和扼腕。这就进一步推动了整个循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