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戏骨 >
        2010年,担任制片人而不是导演、并且在亲自参与出演的作品“艾登堡”,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最终摘下最佳女主角奖;2011年,“阿尔卑斯”,自编自导,再次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勇夺最佳编剧奖;2017年,“圣鹿之死”,自编自导,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的最佳编剧奖。

        然后就是2018年,欧格斯首次执导了非自己编剧的作品,“宠儿”,这部作品也迅速成为了他的职业生涯第一个巅峰,先在威尼斯电影节赢得评审团大奖和最佳女演员两座奖杯;而后又在奥斯卡赢得十项提名强势领跑,其中包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个最佳女配角等一系列提名,最终斩获最佳女主角小金人。

        毫不夸张地说,欧格斯的崛起速度非常迅猛也非常凶悍,几乎每一次出手都能够满载而归,自“狗牙”之后还不曾失手。整个创作灵感处于一种巅峰状态,俨然已经成为了欧洲电影领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后还在英语电影世界里站稳了脚跟。不是所有欧洲艺术导演都能够在英语电影市场闯荡出一片天地的。

        这里就必须提起欧格斯的第一部英语作品了:“龙虾”。

        这部2015年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故事设定在了一个虚构的近未来社会,居民的婚恋受到严格控制管理。根据规定,单身者要被集中转移到一家酒店里,他们必须在四十五天之内找到一个匹配的伴侣,失败者就会被转化成为一种自选的动物,并被流放到森林里。为了延长四十五天的期限,酒店里的单身者们还会到森林里狩猎其他逃亡的单身者。

        整个故事背景延续了欧格斯一贯的黑色荒诞,从“狗牙”开始到后来的“圣鹿之死”,欧格斯总是擅长在当代社会之中挖掘出一个小小的部分,攫取出其中的问题,然后设置出诡异奇特到近乎科幻的框架,赋予故事一种类似于乌托邦的视角,进而折射出社会问题,这无疑是欧格斯作品的标志性特色。

        因为欧格斯作品的如此风格太过鲜明也太过独特,以至于成为一种标志。喜欢的观众认为,这是欧格斯队社会的解读,而观众总是能够从中得到启示;不感冒的观众则认为,欧格斯的故事太过荒诞也太过奇情了,以至于丢失了真实感,根本无法展现出导演的真正风格;至于讨厌的观众就更是认为故事一团糟而不知所云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2018年的“宠儿”,那是欧格斯首次尝试拍摄他人的剧本,这也使得不少观众都表示了感叹:缺少了那种冰冷怪异的“围城”质感后,欧格斯似乎就不是欧格斯了,有人喜欢也有人排斥,却终究还是怀念之前那个风格鲜明独特的希腊导演——但,观众的扼腕也没有能够阻止这部作品成为欧格斯打破小众的桎梏跻身主流的脚步,无疑成为了他名扬国际的首个巅峰,事业取得了巨大突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