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康十六年,崭新一年的初次朝议,便是迎来了一次群臣的争吵。

        荀尚书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上奏天子,要求对各州郡进行分治,他将大汉的几个大州进行了细分,愣是弄出了三十六州,他刚刚说完,群臣顿时分成了两股,开始了对这政策的商谈,年迈的荀令公都不顾臣子之体面,挥舞着手中的拐杖,大声叫嚷着。

        他的支持者并不少,荀彧的理由非常的充足,如今大汉疆域极广,地方太大,庙堂政令又极多,州牧之类,太过于劳累,政策的施行也很麻烦,最好还是能将大州分成诸州,官吏人手增多,如此妥善,当然,他也有一些未曾明说的理由,就是想要避免地方叛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一点却是不能对外言语的,大家心知肚明便好。

        最先起身反对的却是刘巴,刘巴不满的说道“当今官吏本就繁杂而多,庙堂每年所要承担的俸禄钱以及足够多了,若是按着荀令公的想法,大汉如今的官吏只怕还要翻个三四倍,如今已经空虚的国库,该如何承担如此多的官吏们呢?民少而官多,百姓能养活他们麽?”

        刘巴的反对理由便是从国库的压力开始的,群臣听闻刘巴的话,却是没有放在心上,大家都知道,国库已经积攒了足足十五年的积蓄,怎么会空荡呢,这完全就是痴人说梦,想必刘公也是跟先前的闻人公一般只是想着如何为国库攒钱,故而如此劝阻。

        面对刘巴的质疑,荀令公有些不满,他问道“你却是当老朽不知?国库每年的收入何其多也,就算因为施行律法而耗费了不少,可如今百业兴旺,海外府的船只源源不断的赶往雒县,西州的车马也是如此,律法为定,税赋的征收也快了很多,没有漏缺的地方,国库不可能承担不起这点俸禄大汉官吏的俸禄本就不高!”

        一时间,留疤竟有些无言以对,他缓缓看向了一旁的诸葛亮,国库的情况唯有诸葛亮看的是最透彻的,这次制定律法,实行律法,所耗费的财富是非常巨大的,可是这些情况,他却又不能与大臣们细说,因为他与诸葛亮所琢磨出来的藏钱于民,这些人怕是难以理解。

        若是向群臣告知,大汉国库已经空虚,他们将财富投入到民间,使得经济运转,只怕这些大臣们是不许的。

        然而诸葛亮还没有开口,便已经有人跳了出来,这位正是仲长统,仲长统看着面前的荀令公,不满的说道“且先不提国库的事情,但是从行政方面来说,细化真的能够促进行政之效率麽?依我看来,地方的细化,非但起不到促进效率的作用,怕是会让诸多政事变得更加繁琐,这与新官制的施行是背道而行的。”

        对于仲长统的反对,荀彧并没有惊讶,这人就是这般,只要是他觉得不妥,他都会开口反对,从来都不在乎提出这个制度的人是谁,他非常的敬佩荀彧,爱戴荀彧,这可并不影响他对荀彧所提出的政策的看法,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荀彧也很是偏爱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