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顾全大局,刘豹还是同意了撤军的方案,不过做为补偿,刘猛承诺在收复祁县和大陵之后,便继续向南进军,去收复兹氏。

        刘豹对此却提不起兴趣,现在再去收复兹氏,恐怕已经是毫无意义了,就算能夺回来,也不过是残垣断壁的一座空城罢了,除了有些象征意义之外,已经是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了。

        不过刘豹还是决定率军随同右部和中部南下,现在的形势让他不得不放下成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各部抱成一团,才有存活的希望。

        既然刘豹也同意南下了,北部匈奴的刘腾自然也没有理由来拒绝,更何况,其他三部离开了,留一他这一部在晋阳,都很有可能遭到魏军的反攻,所以,那怕是心中再不情愿,刘腾也只能是率部随同大军一起走了。

        确定了撤退的方案,匈奴军很快就行动了起来,拨营起寨,向南进军。

        最先出发的不是刘猛的军队,而是刘蛟的军队,这个时候刘蛟是归心似箭,他的中部匈奴中几乎抛掉了大部分的辎重和营帐,第一个离开了营地,向南出发。

        因为匈奴各部一直以来的独立性,即使是取得了南下的一致决定,但各部之间,还是独立行事的,刘蛟率先出发,刘猛的军队则是随后出发,而刘豹和刘腾的军队,则落在了后面。

        各部的心情,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刘蛟心急如焚,如滚油浇心,刘豹刘腾则是闲庭散步,悠哉优哉。

        刘猛也不好催促,那怕行军速度慢,好歹人家也出兵了不是,反正夺回祁县大陵还得指望自己及刘蛟的军队,依靠刘豹刘腾,基本上是没戏。

        这也就是匈奴五部长期分裂的结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战,相互掣肘,才导致了如今匈奴被各个击破的情况,刘猛一心想着统一五部,坐上单于之位,但是晋阳拿不下来,之前的约定就无法生效,刘猛干着急也没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