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急了,慷然陈辞,立下军令状,执意要带兵出战,于是诸葛恪遂下令丁奉率三千本部人马为先锋,唐咨、吕据、留赞等将领各率兵马进行策应,各路大军趁雪而进,直奔濡须大堤。

        丁奉年轻时候就是一员骁将,先后在甘宁、陆逊、潘彰等名将麾下效命,冲锋陷阵,勇冠三军,常常因为奋勇杀敌而负伤,不过丁奉轻伤不下火线,悍勇无双,在吴军之中常以骁勇而称著,孙亮继位之后,封丁奉为冠军将军,倒也是名负其实。

        早在赤壁之战时,丁奉便以校尉的身份参与大战,其后的数次与曹魏大战,丁奉也总是冲锋在前,累立功勋,虽然现在年过花甲,但仍然雄心不减,主动地请缨来当这个先锋。

        诸葛恪对丁奉也是十分欣赏的,否则也不会带他来东兴前线,只不过因为下雪路滑,担心丁奉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丁奉执意出战,便立下了军令状,诸葛恪倒也不好弃用,于是令丁奉为先锋,从正面对驻守在濡须大堤上的魏军发起进攻。

        丁奉所率的三千人可都是自己的部曲,这个时代的私人部队战斗可比其他军队强悍的多,许多名将立身安命的本钱就是自己的部曲,平时对自己部曲待遇优厚,打仗的时候这些部曲才有可能为自己拼命。

        丁奉一鼓作气便杀到了大堤之下,举目望去,大堤上下,都是魏军的宿营地,为了躲避风雪,大多数的魏兵都躲到了帐蓬里。

        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干柴,魏兵们没法生火取暖,将军们可以烤着火喝着酒来取暖,普通的士兵只能是抱团取暖了,依靠彼此的体温,来把湿衣服给烘干了。

        只不过这天气过于湿冷,那怕钻到了帐蓬里,也仅仅只是能避过风雪,但帐蓬里一样又潮又湿,温度和外面也没有多大的区别,魏军士兵冻得是簌簌发抖。

        这种情况,显然早在丁奉的预料之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在这里生活惯了,早就适应了江淮一带的湿冷,但北方的魏兵不同,他们初来乍到,又怎么可能会适应这种气候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