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很快便同意了杜预的作战方案,由杜预领军直袭江陵。

        当然按杜预的行军速度,想要抵达江陵还是需要一些时日的,不过王濬的水军既然已经封锁了长江水道,曹亮也就不用担心陆抗会抢在杜预的右军团抵达之前先到达江陵了。

        巴丘之战结束之后,王濬的水军便长驱直入,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无论是江陵还是西陵的水塞要,魏军水师尽皆摧毁之,一艘船只都不给吴人留下,魏军水师一路所向无敌,横扫了整个从巴丘到巫峡的水路,肃清了吴军残余的最后一丁点水军力量。

        吴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力量能与之抗衡了,那些较小的船只,他们还能拖上岸去,但凡大一点的船只,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魏军将其摧毁。

        看到魏军水师在长江水道上横行无忌的模样,直令许多的吴人是扼腕而叹,想当初吴国的水军可是这长江水路的上主宰,纵横无敌,无人能与之匹敌,吴国正是凭借着强大的水军,才有了和魏军相对抗的资本,几十年屹立不倒。

        但谁有曾想到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曾经辉煌一时的吴国水军,最后竟然能沦落到灰飞烟灭的下场,吴人在震惊绝望之余,都也忍不住唏嘘哀叹,吴国真得将亡矣。

        几乎所有的吴人都清楚,吴国的存亡与长江天险有着莫大关系,北方的军队不善水战,源远流长宽阔浩荡的长江,便成为了吴国的一道天然屏障,魏人虽然时间地觊觎着江南之地,但有强大的吴国水军存在,魏人也只能是望洋兴叹,无所作为。

        可谁曾想到曹亮仅仅用一年的时间,便打造出了一支无敌的舰队,横行于长江之上,吴军的几大水军舰队,被魏军逐次消灭,渡江之战时,建业水军遭遇到了魏军巨型投石车的攻击,几乎全军覆灭;彭泽湖水战之时,武昌水军同样也是遭受了灭顶之灾,包括主将步阐在内的水军船队,全军尽墨,两大舰队的失败,也就预示着一个属于吴国水军的时代,彻底地落下了帷幕。

        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甚至比起建业沦陷,吴主崩殂更为令人惋异和心痛。

        建业丢了,可以再夺回来,吴主孙休驾崩了,重新地换一个皇帝出来即可,但如果水军船队覆没了,那吴国的所有希望就都泯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