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这就是战略布局吧,有的时候甚至不需要约定好的,一个擅于抓住战机的将军,都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联金抗辽,目的就是要灭掉这个盘踞在北方多年的庞然大物,辽朝啊,毕竟是游牧民族,萧绰想尽了一切办法,想要契丹人学习汉人文化,逐渐的转变过来,在位期间,这些人会害怕萧绰,等到萧绰一死,慢慢的,这些契丹贵族早就放弃了他们瞧不起的汉人文化。

        在一些顽固分子的眼里,套马的汉子就应该纵马驰骋,以骑射围猎为主,为何要学习汉人的东西?

        游牧民族如果不想着向农耕社会过渡,永远是站不稳脚跟的,只靠着劫掠吗?最终的结果呢?

        杨浩看着眼前的地图缓缓的说着:“萧绰没有错,错在了时机。”

        在他的对面坐着李纲,欧阳澈,梁红玉,还有小舅子李迒,甚至李清照也闲不住的来听他讲述自己的观点。

        “老师,为何是错在了时机?”欧阳澈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好学又喜欢提出问题的人。

        杨浩抿了一口茶水,点着地图上整个北方的位置上:“契丹也好,党项也好,甚至是现在金人女真也好,他们有文化底蕴吗?没有,那么他们难道不需要这些吗?是需要的,治国不是靠刀马长枪,靠的是头脑,是知识。”

        “萧绰让起点人学习我汉家文化没有错,但是契丹人想要真正的稳定住国祚,却不是那么简单的,稳定国祚最根本的是农耕,要有充足的粮食,让百姓吃得饱,穿的暖,这才根本。”

        “德明,你来看,辽朝幅员辽阔,可大部分土地都是草原和戈壁,不适宜种植,而且在西京道以及上京道,都是人烟稀少,如果有一种作物,能够适应这苦寒之地,能够让他们拥有富裕的粮食基础,那契丹的改变也许就看的出来了。”

        “再看我大宋中原之地,江北之地且不说了,这江南富庶之地,一年两季三季都有之,这便是我汉人可依仗的地方,这些游牧民族也好,渔猎民族也罢,他们觊觎这中原的富庶,时时刻刻都想着南下,如果单纯的从他们的角度来说,想法是对的,这一点如果换了是为师,或许为师也会这么做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