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居中认罪伏法,不代表能够平息这场风波,不过刘正龙还是欣赏郑燕娇的态度,在这个大美女服务的时候,他的心有点乱了,不过很快就拿出来了方案。

        第一,成立皇家报社,今后牵涉到一些朝局的事情,只有皇家报社才能够播报,其他报社只有转载的资格,不允许发表任何评论,否则直接取缔。这样等于是朝廷控制舆论导向,一出台就遭到文官机体反对,可是大汉天子强行推行,不听任何谏言。

        第二,郑居中为首的七名官处死之外,其余官员全部派到海外任职,官职不变,待遇不变,等于是给这些文官一个生路。但是牵涉到其中的武将去全部处死,手段的严厉让文官看不懂,以为大汉恢复到了宋国的文官天下时代。

        文官不懂,武将却都心知肚明,那就是大汉绝对不允许,不会允许武将和文官纠缠到一起,武将和皇子,和后宫有半点瓜葛,这是绝对禁止的,这是大汉铁律。

        第三,十岁以上的皇子都必须迁徙到北都,同时这里成立皇家学院,第一人院长就是大汉天子,这就注定了皇家学院的级别,那将是大汉最高学府。今后的院长由正一品的重臣兼任,要不然很难管教这群高高在上的皇子。

        至此,大汉四都并存的局面正式成立,这其中,不断地弱化帝京,东都,加强北都和南都,这是大汉战略发展的需要,可对于大汉还是有一定的震动,文官很排斥这件事情,推行速度十分的缓慢,这点让天子也很无奈。

        现在的大汉出现了一个怪圈,太子监国,朝廷在帝京,这里依旧是政治中心,可是军事中心却在东都,后宫在南都,皇子却要在北都,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只有天子知道,百官都百思不得其解。

        天子不是要架空太子,只要是把大汉经济发展起来,首先幽云十六州已经脱离中原朝廷两百年,对于中原已经没有归属感,做为大汉王朝要强有力的控制幽云十六州,就一定要加强北方统治,况且还要掌控金国统治的区域,控制茫茫草原,幽州的位置就至关重要。

        其次,东都(汴梁)从五代十国起就是京城,做为全国的中心,至关重要,而且中原大地经历连年战乱,也需要修养生息,需要上升到国家高度。

        最后,江南注定要成为全国经济重心,这就是为什么天子重视南都的原因,四都并立,对于大汉发展至关重要。可是四都之间,必须要找到一个重心,否则就给国家不紊埋下祸根,这点就是必须要搞清楚怎么办,刘正龙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