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只要燕云传来一点不利的消息,西北那边必然就会开战,党项人立马就会举兵南下。

        哪怕是燕云战事胶着时间一久,党项人十有八九也会大军来攻。

        三国之势,便是如此,永远都有人想坐收渔翁之利,永远都有人想占便宜。

        可见这场仗一旦落败,后果会是如何惨重。

        如此也可以理解那些想保持现状不愿开战的人心中所想,他们所想并非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一个事情的两面,都有道理,都是对的。

        也可见当初甘奇为何要用那种方法去发动战争,某种层面上来说,甘奇是有些偏激的。

        甘奇其实还有一条更稳妥的道路可以走,比如慢慢当官,慢慢立功,在朝堂上慢慢争权夺利,赵曙死了还有赵仲针,慢慢熬上去,熬个二十年左右,把权柄真正握在手,然后再用自己的知识见识慢慢改变这个国家,改革内政,改革军事,积攒实力,甚至改革社会生产力,引进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改革。

        也许再过一二十年,等甘奇五六十岁了,一切准备好了,再来开战,稳稳妥妥。

        但甘奇还是走了这条捷径,其中也有甘奇自己的考量,一来是甘奇真的不想多等,人有旦夕祸福,谁知道甘奇这一辈子会不会发生意外?政治斗争也是一个未知数,谁又知道甘奇这一辈子在政治上真的能平步青云?

        几十年太久,只争朝夕。甘奇想避开那些无聊的政治斗争,想一步登天,战争是唯一的渠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