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例子,是甘奇能举出来,其实还有例子是甘奇此时不能举出来的,比如还有这北宋朝,开国一百多年后,人口突破了一个亿,却是外敌也难以抵御了,内乱又频频而起。还有明朝,开国年间,人口五千万左右,到得末年,早已超过一亿,然后国家也是外敌艰难抵御,内乱直接逼得皇帝自尽。

        从宏观层面来说,难道不是人口越多?生产力就越大?国家就越强盛?

        甘奇几问,满场所有人都陷入了这个问题之中,为何汉唐开国之时,反而文治武功,一个几十年灭匈奴,一个几十年灭突厥。到得人口暴涨许多倍的时候,反而还要亡国?

        所有人都在思考甘奇提出的这个问题,所有人都没有回答甘奇的问题。

        唯有苏轼,不自觉从后场门口走出,与甘奇答道:“道坚,此般问题,我以为,便是糜烂腐败享乐之祸也。国强而忘乎所以,不知居安思危,只知享乐无度,自然危机丛生。”

        甘奇看着苏轼,点点头,又问:“那为何起了危机之后,却又难以渡过危机呢?最终只能眼看着国家慢慢走向败亡一途?”

        苏轼想了想,答道:“皇帝无为,臣子无为,所以难以力挽狂澜。”

        甘奇又问:“那何等作为,才能力挽狂澜?何等因素,又可以力挽狂澜?”

        苏轼是真起了与甘奇交流的心思,答了一语:“刚才道坚不是已经说了吗?众志成城,有钱有粮,便可渡过危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