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又道:“不过虽然我朝将士在前线所向披靡,但此时却也是存在许多需要朝廷帮助他们解决的麻烦的。想来诸位爱卿都应该看到,石开济、岳鹏、苏泉荡等帅都在奏报中奏问该如何处置那些降卒。至今,被咱们俘虏的元军已经多达数万之众,这已经不是前线大军能够负担得起的了。纵是他们中间有许多人都在经过劝说后决意投诚,但短时间内朕却也不愿意让他们上沙场厮杀。只总也不能将他们就此放回去,不知诸位爱卿心中可有什么应对良策?”

        文天祥等人闻言都是沉吟起来。

        他们之前倒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仓促。

        这才开战这么短的时间,前线降卒就已经达到数万之众。突然要解决这样的事情,显然有点儿为难。

        直过去半晌,文天祥才揖礼说道:“皇上,臣以为咱们可以以数种途径安排这些降卒。其一者,降卒中老弱病残者,咱们在经过教化后,给予他们盘缠,就地释放他们回家。其二者,降卒中主动投诚者,他们相对来说对元皇室并不那么忠臣,臣以为可以继续延用他们,布置在我朝根据地内各城,和我朝将士共同守城。这样做,既可以节省我朝兵力,还可以严防我朝根据地境内发生乱民、乱兵之事。其三者,便是那些被破投降的降卒,他们仍有可能倒戈,所以臣建议将他们押送到京西南路、淮南西路等地,对其进行劳教改造!待得大战结束以后,再决定他们的去向也不迟。”

        赵洞庭闻言,眼中不禁是露出极为惊讶之色来。

        因为他并没有想到文天祥能够想出这样的方法来,这甚至比他还要想得面。

        看来,如文天祥这样的老将,也在不断的进步着。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新潮,不再局限于以前的那些旧俗了。

        稍作思量后,赵洞庭道:“军机令的这些方法当真是极为不错了。特别是前两者的处置办法,可谓是妙计。只第三者,朕尚且有些疑虑。时下我大宋各根据地内,占比最多的怕就是那些被迫投降的士卒,他们的数量是个颇为惊人的数字,要是将他们押送到我朝境内,必将是耗时耗力的事情。甚至朕以为,前线大军中现在可能都难以抽调出这么多人来,元皇真金可是已经调遣大军赶赴前线了,这种时刻下,很可能是牵一发而动身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