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我们那年代 >
        有月光的夜晚,我可以高高兴兴睡晚一点;没有月光的夜晚,天一黑就得上床睡觉。睡的时间太长,实在叫人难受,有时晚上不到三更,我比公鸡醒得还早。既然睡醒了,又没天亮,我只能是辗转呆在床上,静静等待公鸡的叫天明。真是“长夜难明赤县天”!

        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要提前“备年”。富裕人家,把买来的大鲤鱼,连同宰杀的猪、鸡、鸭,用大水缸腌起来,然后吊在炉灶上让烟火熏干,保存下来慢慢吃。穷困人家也要千方百计买一两刀猪肉,一两条鲤鱼,腌好熏干,以作敬祖宗、年饭用。

        穷人唯一可以慷慨地与富人享有同等的待遇,那就是生火的木柴。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粗大的树兜用于寒冬取暖。我家用来取暖的树兜,有的比山羊还大,可以连续燃烧十来天。这些树兜,都是父亲从田坝、地坝、塘坝、河坝上挖来的。

        我很少吃过白米饭,常在梦中大口大口地吃着白米饭。

        一次,村子里做“庙会”,家家户户按人头摊钱“打牙祭”。

        那天,母亲和村里两个妇女负责做饭菜,我在那里玩。

        盛满白花花大米的饭甄,蒸汽直往上冒,香气扑鼻,馋得我口水直往外流。

        邻居婶婶,看到我的表情,便对母亲说。

        “让孩子先吃吧。”

        母亲很感激,于是从食柜里挑选出一个最大的碗,从饭甑里盛了满满一碗白米饭递给我,并叮嘱说:“慢慢吃,锅里的肉快熟了。”

        饥不择食,我一口气将一大碗米饭,狼吞虎咽填进了肚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