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赵氏明珠 >
        大越建太学馆,其实有几分效仿前朝的意思。北疆人骨子里血性刚烈,一直对中原那些文绉绉的东西不大上心,兴办太学之事多年前就有臣工提出,然而却始终未能实施,久而久之便搁置了下来。

        然而事情落到恭熙帝头上,出现了极大的转机。当今圣上对中原本土的学问很感兴趣,他本人工书法,写得一手难得的好字,膝下更有宣五王这个乐府才子。这处供各地名门子弟求学的学府落地建成,天子功不可没。

        兴太学,自当置名师,京都太学馆□□设七位博士,共知学事。

        京都太学即将开馆,这个消息很快便在大越各地传了个遍。高门大户都在盘算,太学馆的博士都是京中的大学究,更有两位亲王亲授音律同兵法,若自家孩子能入太学馆,无疑是件极有光彩的事。

        是以各族的家主主母都定下主意,将家中年龄合适的郎君送往了京都。

        天下人都以入太学为荣,偏偏赵家七娘子是个另类。说来也可笑,见侯爷赵青山打定主意把她送入太学,明珠难过得都快哭出来了。

        入太学原本没什么,可授兵法的博士是萧衍,这学还怎么进啊?她懊恼得厉害,气得在如意床上来回打滚。

        孙夫人一头雾水,自家幺女向来乖巧,像这么闹脾气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她心疼女儿,坐在床沿上秀眉微蹙,柔声道,“幺宝,你这是怎么了?心里有什么不痛快,你倒是跟母亲说说啊。”

        她抬起头来看孙氏,一双晶亮的大眼眸子微微泛红,白生生的小脸瞬间皱成了包子,话音出口带着哭腔:“娘,你跟父亲说说,我不想去太学馆。我就想和您在一起,哪儿也不想去!”

        孙夫人听了觉得好笑,见她小模样可怜,赶忙将宝贝女儿抱进怀里来,“母亲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你这傻孩子,你父亲让你入太学,这是为你好啊。古往今来,招女弟子的太学馆屈指可数,让你遇上了,是福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