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只有自己一个人,尚书台内,并没有多余的人力来帮着他,清晨的时候,他便要去议事殿里,没有他,庞统一个人是不能决定大多事情的,而到了午时,他便要回到尚书台内,忙着尚书台内那些政令的具体施行,还需要作为一个中介点,在几个府邸合作处事的时候,他们总是需要一个调解者。

        至于回到了府邸内,他还是得待在书房内,帮着解决各府的相关事宜,既是提出者,又是监督者,偶尔还是执行者。

        书房内,灯火摇曳,忽亮忽暗,诸葛亮的手正在飞速的书写着,这是关于各地官吏任免的通告,孙权给与了他不少的提名,他需要在这些提名中找到最为合适的人选,进行任免,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诸葛亮书写到了半夜,方才有些疲倦的放下了笔,抬起头来,深吸了一口气。

        他总是会想起昔日贾公的教诲,贾公曾告诉他,为臣不能事事亲为,这对自己不好,对他人也不好,要懂得放权,这样才能更好的治政,他也的确是想这么做,可是,庙堂似乎并不允许,明明他将拟定的权力交予了庞统,可他自己还是得要去参与,明明自己麾下的执行权力分到了各个府邸,可他还是要一一督促,制定执行方案。

        诸葛亮有些时候会感到很诧异,自己明明是在努力的放权,可为何到最后,自己的事情却是越来越多,不见得减少呢?

        若是贾公还在,或许他能给自己些建议...

        诸葛亮思索着这些问题,缓缓抬起头来,他忽然发现,今天的月光格外的美丽,如同玉石一般,洁白无暇,诸葛亮站在院落里,认真的看着那美丽的满月,不过,很可惜,周围很快就飘来了不少的红色云霞,将那满月也是遮挡住了大半,满月呈现出一种不曾有过的色泽,诸葛亮心里有些惊讶。

        不过,他还记得自己的文书还没有写完,不该沉迷与赏月,诸葛亮拿起了笔墨,迅速的写了起来,写了许久许久,他也不知是多久,他面前的那张纸终于被写满了。

        “嗯...这政策施行的不错,不过,这么多的年轻后生,地方不会混乱罢?”,一旁的贾诩看着他的文书,有些困惑的问道,诸葛亮笑着摇了摇头,“不会的,如今的官学非常的完整,幼童从六岁开始入学,别看他们方才二十出头,可他们比过往那些年过四十的人读的书还要多,知道的知识也是如此,他们各个可都是接受了几十年教育启蒙的。”

        “即使如此,经验上,总归还是老臣要靠得住啊。”,贾诩抚摸着长须,感慨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