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另外令凉州刺史郑玄拨出钱财,对棉进行大规模的采购耕种,从上一年的试耕看来,棉在西凉之地,是大有搞头的,虽然从质量上来说,并不如从外采购的洁白色的优棉,可也是淡黄色的中棉,依旧可以用来进行纺织,上一年郑玄组织了超过五万以上的耕农,进行棉花种植。

        在汉朝,百姓一向都是进行粮食耕作,只有少数豪强,才会令佃户进行茶叶水果等种植,因为庙堂对百姓收的税是以粮食缴纳的,少数行业是以钱折算,百姓都害怕若是耕作了其他作物,会交不上税收,郑玄在发动这些百姓的时候,还是声明,免去他们今年的税收,这才让他们放心耕作的。

        可是,令郑玄也没有想到的是,百姓在进行棉耕作之后,贩卖棉,获取的钱财,足够他们换来比他们以往耕作产量更多的粮食来,以前他们辛苦的耕作,相差不多的耕地上,也没有能获取如此多的粮食啊,这下,整个凉州百姓的热情都被带动了。

        郑玄对此事,有些慌张迷茫,他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没有耕作粮食,反而获取粮食更多,他一方面觉得应该提倡更多的百姓进行棉耕作,可是又担心若是所有人都耕作棉,粮食产量不够,会在凉州内引发粮荒,出现灾难。

        在得到了天子的命令,与国库的钱财之后,郑玄决定,明年要发动十万百姓进行棉耕作,并且同时要在凉州提倡棉种植,他还联系了益州,司隶,并州等地区的刺史,希望明年能够与他们进行贸易,以棉换粮,也算是给凉州百姓留下后路,若是出现了粮荒,还能迅速进行赈灾。

        最后,天子将剩余的钱,用来进行矿物开发,重点自然还是在铜铁炭之上,尤其是墨炭,要求各地郡县大力进行开采,争取在今年之后,让各地的百姓都能使用墨炭,抵挡寒冬。

        王符对这些都已经列出了目标,他要在西北境内大规模耕作棉花,出售到扬州,兖州,冀州等地区,另外,要将贺,并,新州出产的墨炭出售到南方与西北部,王符初步的目标,便是要边疆五州,能够成为富裕大洲,让他们不继续拖累大汉的国库,能够转身成为大汉日后财政来源之一。

        建宁十五年,这是一个百姓欢呼雀跃,商贾们擦拳磨掌,士子们掌灯夜读的一年。

        同时,也是闻人公大喜大悲,心头滴血的一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pck.tvgua.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