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师会将大体的意思说一下,你们来编排,当然,为师会从中指点。”

        杂剧,唐代时期就已经兴起,两宋宫廷之中也常有,在这个时候也可以成为诸宫调,只不过现在的杂剧多是以唱词为主,宾白为辅,而且相比于后来鼎盛的元杂剧,宋代的杂剧在内容形式上还是有些匮乏的。

        最起码杨浩是这么感觉的,咿咿呀呀的唱完了,弄的都是些风花雪月的东西,没有内容啊,或者说是没有内涵啊。

        民不可愚,民要知道为了什么而奋斗,如果从资本论的角度来考虑,操控着人类不断的进取的动力更可以说是利益。

        但杨浩不觉得是这样,汉民族还有一种激励着汉民族前行的动力,那就是民族的荣誉感,是信仰。

        教坊,多么好的一个体制,这是宣传信仰,宣传舆论最好的一个机构啊,可惜没人用,只知道用教坊来谋取利益,寻欢作乐而已。

        此时还没有戏子这个称呼,但在千百年后,戏子?那已经达到了一个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高度,甚至已经可以控制舆论了。

        控制舆论,杨浩想过报纸的形态,可不现实,这个时代的百姓有几个是认字的?莫不如就从教坊开始入手,让新形态的杂剧开始出现,一方面可以增添娱乐模式,另一方面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将一些信仰植入人心。

        “老师,学生愚钝,还是不明白这教坊编排杂剧是为了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